焦作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改良右侧腋下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近日,焦作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成功为一名8岁的患儿实施了改良右侧腋下小切口房缺修补术,开创了焦作市开展改良右侧腋下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先河。
豆豆(化名)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经进一步心脏彩超检查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缺损大约2.2×2厘米。由于缺损大、主动脉对侧缘、下腔边缘小,当地医院医生认为豆豆目前不适宜介入封堵治疗,建议手术修补。
经过多方咨询,家人陪同豆豆来到焦作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就医。医护人员针对检查结果进行仔细研究,并为豆豆启动了多学科会诊,心胸外科、麻醉手术中心、重症监护室、儿科等学科医生多次开展病例讨论,并与国家级心血管病医院教授进行充分沟通。最终决定为豆豆实施改良右侧腋下小切口房缺修补术,即通过右侧腋窝下方的小切口进胸,在体外循环下修补房间隔缺损。
改良右侧腋下小切口房缺修补术是通过右侧腋下切一长约3cm的切口,逐层切开进入胸腔,切口与传统手术相比无胸骨及肋骨损伤,创伤小、疼痛小。但手术操作需要通过狭小的空间进行操作,术野暴露不充分,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难度。医生需要通过微小切口使用特殊器械,在豆豆的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上面缝合建立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同时进行切开心脏,使用补片缝合修补房间隔缺损,这对手术医生对病情掌握、手术操作、整体手术细节把控、缝合技术水平等要求非常高,目前该类手术主要在为数不多的国家级、省级医院开展。
术前,心胸外科医护人员为豆豆制定了周密细致的手术方案,并针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准备了多套应急预案。
术中,医生通过豆豆右侧腋下约3厘米的手术切口,完成体外循环管道建立,在狭小的空间里应用精致的手术器械,如同绣花一样将补片精准的缝合在缺损的边缘上,历时2个小时,顺利完成了先天性心脏病的矫正手术。
术后,豆豆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在手术室快速清醒并拔除气管插管。目前已康复出院。
改良右侧腋下小切口房缺修补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心脏大血管外科作为焦作地区唯一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今后将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焦作地区及周边患者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房间隔缺损如何治疗?
临床治疗手段主要为介入封堵治疗和外科手术修补缺损。房间隔缺损,系胚胎发育期心房间隔上残留未闭的缺损而形成,绝大多数为单孔型,少数为多孔型,还有极少数呈筛孔状者。房间隔缺损的症状随缺损大小而有所不同,缺损小的可无症状,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胸骨左缘2~3 肋间有收缩期杂音;缺损较大时分流量也大,导致肺充血、体循环血流量不足表现为体形瘦长、面色苍白、乏力、多汗、活动后气促和生长发育迟缓。由于肺循环血流增多而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严重者早期发生心力衰竭。在房间隔缺治疗方面,若缺损较大、出现了相应的临床表现应尽早就医及手术治疗。
改良右侧腋下小切口微创手术的优势有哪些?
可以避免正中手术切口瘢痕,减少伤口瘢痕暴露,缩短手术时间,大大降低了围手术期不利因素造成的影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安全性高的优势。此外,腋下的小切口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同时也满足了微创和美观两方面的需求。